2019 对我来说是挺矛盾的一年。
挺久也没有写博客了,今天在 Photos 里找出了几张印象较深的照片,回顾一下自己是如何走过 2019 的。
时刻
2019.01.13 @ MOViE MOViE Cityplaza, Hong Kong
Bohemian Rhapsody 总的来说是我 2019 看过的院线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了。尤其是最后一部分还原 Live Aid 的部分,真的是太赞了,就像是把之前在 YouTube 上看到的那一段 Queen 的古老录像翻新了一样。
在香港看的时候其中的一些镜头和台词还让我觉得这部电影不大可能会在大陆上映,没想到最后也上映了(虽然其中的一部分镜头还是被剪掉了)。
2019.06.01 @ Griffith Park, Los Angeles
今年是第二次去 WWDC 了。基于机票情况这一次我们决定是飞到 LA, 然后从 LA 沿着一号公路自驾去 San Jose。沿途自然是见到了许多之前没有见过的风景。也遇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比如在一号公路上经历了爆胎,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也都不会换备胎的我们手足无措,最后遇到了好心的路人帮我们换了备胎,还算是有惊无险。
今年参加 WWDC 的部分应该说是更“熟练”了。去年第一次参加时基本是全程激动然后还有点害羞,今年熟练了套路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约了 Lab 来交流。在 Swift Open Hour 和 Swift Compiler 的工程师聊到了不少自己遇到的神奇问题,也听他讲了一些他认为的 Swift 中的各种 magic things;在 AVFoundation Lab 提了先前遇到的一些 weird behavior 之后看两个苹果工程师现场调试最后还是开了 radar; 在 App Store Lab 谈到之前公司的 App 被拒绝的具体原因,询问了具体哪些行为是可以哪些是不可以的。最神奇的部分还是在 Accessibility Lab 看到一个盲人苹果工程师通过 Voice Over 使用我们的 app,然后给出他的使用反馈和无障碍适配建议。这些直接交流的机会还是挺难得的,否则要不就是交流周期很长,要不就是没法得到一些具体的建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自己交流起来感到更熟练的原因之一应该是自己的英语口语有了挺明显的进步。今年有在 YouTube 上关注一个英文教学的 Up 主,他有提到他认为词汇量 3700 是一个能流畅沟通的台阶。然后速测下来自己目前词汇量应该是 7000 ~ 8000 左右(虽然年初说今年要去考雅思最后还是没有去)。虽然自己之前词汇量肯定也是大于 3700 的,但表达起来总还是会卡卡的而且挺没有自信敢去说。但今年去香港、美国、泰国等地方的时候基本上自己还是能挺自信也能比较流畅的和别人全程用英语来交流的(除去一些比较经常会遇到说话的人有挺强口音的地方,比如日本和新加坡 -。-)。
2019.07.10 @ 由比ヶ浜,镰仓
23 岁生日前夕,和朋友一起去了日本,第一次看花火大会。Shot on iPhone.
第一次去日本,感受确实和之前通过各种媒介留下的印象差不多:街道干净整洁,店面大多很精致,乘客行人都很有秩序。算下来这次的旅行还是挺有意思的:看到了花火大会,去到了普通市民会去的小澡堂,也很幸运的赶上了春日部夏祭。作为游客来说旅行体验确实是很好了,但其他的许多层面可能以不会说日语的游客身份就很难体会到了。
朋友在离开日本前一天晚上投了一家日本互联网公司的简历,前不久已经入职了。一切祝好。
2019.09.28 @ Mid-Levels, Hong Kong
因为两位朋友的美签最后没有办下来,所以国庆前临时改变计划决定一起去泰国。28 号在香港转机有大半天的时间,决定还是离开机场去食四宝饭。一路遇到的机场阿姨和大叔,中环附近的路人和小商贩老板还是都很友好。
对这类事情,我并不认同“旁观者清”。在漩涡之外,大概率了解的也都是片面的:或是自己愿意看到的,或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没有身处过漩涡中心的人,也是难以理解漩涡的全貌,以及那些身处漩涡中心的人的感受。我想缘由本就还是复杂的,最可怕的莫过于两边都放弃任何理解,都只通过一个标签去看待对方的所有人,解释所有事。
2019.10.01 @ Wat Chedi Luang, Chiang Mai
在清迈的契迪龙寺,看到有和僧侣交流的活动,于是便上前聊了一会儿。期间询问到一个和尚为什么想要出家,他的回答是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去佛教大学是他能继续去学英语专业的唯一选择。他的话让我想到泰国的很多职业也许都是“没有选择”,比如看到挺小的孩子就得去打泰拳,或者是从事人妖职业。也许环境让很多人没得选,但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继续选择去“chasing one’s passion”,是挺让人佩服的事情。比较起来,我还是挺幸运的了。
2019.10.16 @ 猫的天空之城书店,上海
Mr. Weather 2 上线前夕,下班之后特意和小伙伴去了猫的天空之城书店,一起提交了审核。
今年基本上在 Mr. Weather 2 上线前所有的周末,我都在 WeWork、书店、咖啡馆等地方开发 Mr. Weather,前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一件我一直很想说却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说起的故事。前者的原因在于,Mr. Weather 1 是我在大学期间完成的第一个独立产品,它上线之后带给我了许多之前从来都想不到的反馈和故事。我也一直像是心怀夙愿般的想要再一次改善它,或者说重做它。所以才决定在今年重新开始设计开发 Mr. Weather 2。但后者的原因在于,我在今年和小伙伴一起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还有一部分金钱开销,但最终还是受制于各种限制,拿出了一个我自己也不是非常满意的作品。最终数据上看,Mr. Weather 2 的最高排名是国区天气榜免费类第四,畅销榜第十一(虽然现在已经跌的挺多的了)。在十二月份的时候,Mr. Weather 2 被 Apple 收入了一个 App Store Story,之后被推荐到了一部分用户的个性化首页中。
现在看回去,Mr. Weather 1 上真的有非常浓的我在学生时代状态的缩影:无忧无虑,有很多自己特别但可能不够成熟的想法。而 Mr. Weather 2 则更多有一些像是现在的自己,考虑的事情更多,想要能尽可能多实现之前用户写来的反馈,又希望能在自我想法和用户间找到平衡。但无论如何,做完 Mr. Weather 2,还是有了不少成长。大到与合作商打交道、和小伙伴协作划定版本的迭代节奏,小到用 Final Cut Pro X 剪一个宣传视频。这些种种加起来,让我感到自己像是又毕业了一次。
开发独立产品从一些角度上看会是一件投入产出比挺低的事情。它基本上会消耗掉你所有的业余时间,但却不能保证有任何回报。但对我而言,做独立产品这件事总还是快乐和满足来的多,完成独立产品的过程也总是能带给我不小的成长。我也很感谢我的两位小伙伴,愿意一起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起来打造一款产品上。
2019.12.14 @ Clementi, Singapore
年末机缘巧合,去了一次新加坡,和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见面一起吃了饭。新加坡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很多地方都有很浓的华人氛围,包括各类标示、广告等,基本都会使用中英双语,恍惚之间会让你觉得身处香港(只是从繁体+英文变成了简体+英文)。有意思的地方是,虽然新加坡比香港的面积还要小上不少,但很多地方却会让你觉得比香港要宽敞上很多,比如道路、公园、商场等。我一直觉得这类文化有些相近却又很不同的地方非常有趣,在和朋友交流之后发现了新加坡更多与国内非常不同的地方,比如 help yourself 的养老制度,使得大部分老年人依然需要工作,因此在各种食阁、商场里经常会看到老年人还在做清洁工的身影。
尾巴
我想,2019 应该是有些糟糕的一年。
我大概还是没有办法像别人一样,买一本新年历,然后便能暗示自己所有问题在新年里都会好起来。2019 年无论是大环境层面上的各种不安定,还是在这些大环境下被裹挟,被推着走,但却又全然无力的我们,回看起来,都挺糟糕且令人恐惧的。
对我自己来说,今年里我挺讨厌自己的一点,是发现自己逐渐开始会在业余时间里进行“忙碌型懒惰”。明知还有更重要优先级更高的事情应该去做,但似乎又会为了回避而找一些其他的事情,只是为了让自己忙起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减轻短期焦虑却增加了长期焦虑。不同于在工作时间里,我能很明确的把自己应该在自己什么时间点解决什么问题清楚的排好;在面对自己太多的心绪时,反而会想通过以”让自己先忙起来“的方式逃避。心力终究还是有限的,如同年初给自己定下的个人 OKR,objective 太多,结果最后完成的可能都不太好。持续专注在少数最重要的事情上面,这便已经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了。这点急需做出改变。
不过,2019 也是挺精彩的一年。
今年走过了不少地方,接触到了挺多的人。真切的触碰到了许多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生活方式;加之面对今年发生的种种“大事件”,我认知的世界和我认知世界的方式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在对自己“究竟想要追求怎样的生活”这个问题上,似乎有了一个更确信一些的答案。同时,也在今年见证了身边的许多朋友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道路上所做出的转变。我想我也应该勇敢一些,勇敢一些向前走。尽管自己想走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迷雾,我没法确定追求的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但只要往前走,答案总会有变清晰的一天。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感谢各位陪伴。
On My 2019.